少年,我的收音时代
近来,总是迷恋早起的时刻,收拾完毕便轻快地上路,奔向晨练的去处。迎着初冬的晨风、踩着挂霜的道路、感受晨光里的清爽、呼吸清新的空气。那昨日的不快、那过去的往事,均已在这初冬的风里远去,振作精神,面对这新的一天。
这晨练,说是晨练其实也就是早早起来,在这晨风里沿着上班的必经之路,顺便走进那在这冬日显得空旷的树木园里,沿着那最大的路径,快步走三圈,比起那跳舞、太极、晨跑的人来说,算是小菜一碟吧,不过这于我来说也已经够意思了,几圈下来,加上从家出来再走到办公大楼总共也有好几公里的路程,每每周身微微见汗。这样坚持了有一个多月了,算是成了习惯,一天不走走竟好像少了什么。还好,除了雨天还都坚持下来了,心里总觉得小有成就。
在这晨练的三十四分钟时间里,除了走路,主要是恢复了三十多年前的一个习惯——听评书!当然不再是听收音机里的了,而是用手机下载后边走边放,不再受过去收音机那半个小时节目时长的困拢,随心所欲!怕打扰到旁人,又不想受那耳机线的束缚,便想到那蓝牙耳机,给人一种时尚、轻松的感觉。
上初中学的时候电台的小说连播节目,正流行刘兰芳的《杨家将》、《岳家将》,还有单田芳的《隋唐演义》等名家名篇。每次半个小时的时长,每每听完总有种意犹未尽的失落感。久而久之,各个电台的播出时间便烂熟于心,只要有节目播出,总惦记着及时换台,去寻找另一个快乐所在。好多有关历史的故事、人物传记可以说都是在那时期点滴积累起来的。那个时候功课也不像如今中小学生那么负担重,每每放学或是周日和假期,出身农家的我还得当作一个劳力帮家里治疗癫痫效果最好的医院做农活或是家务,有时是地里、有时是家里、门前,拔草、拉土、喂猪、摊煤饼……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每当做事的时间总是打开收音机让那远方亲切的声音在旁边陪伴。
家境在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还算过得去,大小半导体收音机,记忆里最多用过三、四个,大小、品牌(好像有红灯、烽火、熊猫)不一!印象里父亲说过,年轻时还自己动手装过矿石收音机(不需用电,只要天线架的高就行,只是没有选台的功能,所以噪音较大,有时还串台),半导体收音机也就算是我少年时代的伙伴。再早就是农村家家房檐下一个小匣子,每个公社一个播音站,到了广播时间全公社、全县都是一个声音“大学、大批拼命干××年建成大寨县”(这个时候公社广播站会转播县上的节目),这类似的声音除了年份每年在变化外几乎在那几年总是一成不变!
前几年回家时竟还见到了其中一台台式的,品牌忘了,但那精巧的外形、稳重的黑色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刚买回来时家里还确实为之奋了一阵。后来由于大家都喜欢没事时起听,那同时要使用三、四节一号电池便成了重要的负担。后来还是父亲找人弄来小型的变压器和整流电路,把那台收音机改造成了交直流两用的(那时农村的供电还是不正常,时有时无),才稍稍减轻了些负担。
从初中时代起,那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便成了我忠诚的伙伴天津治疗癫痫中医院。那个时间功课相对简识!待到上八十年代初在县中学上高中的时间,自己从省吃俭用节约的十块钱(基本是我高中住校时一个月的伙食费)买了个“梅花牌”的小收音机,黄色的外观,精巧的造型,课余症状性癫痫时间总是随身携带。后来,电台有了教学类节目,那也成了我的第二课堂。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那小小的收音机早已经由于外出求学、毕业工作、展转不同的地方没了踪影。到八十年代后期农村逐渐普及了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那收音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现在很少再有人迷恋收音机了。再到现在这网络时代,在这晨练的队伍中很少有人再用收音机了,大多改用形形色色现代化的播放设备,或迷你、或拖曳,声音小的自得其乐、大的惊天动地,不一而足,偶尔遇到一个老者兜里揣着收音机,收听着那无线广播从身边踱过,神情怡然,享受着多年的习惯。
虽然,时代在变迁,但我对收音机的迷恋可以说是痴心难改,每每在商场或是超市时总会寻找电器柜台、走过去扫视是否有收音机,如果有将会情不自禁的地走过去欣赏良久、有时还会询问营业员它们的一些情况。小的时候总是想拥有一台自己的,时过境迁慢慢地变成了对它们的欣赏,欣赏它们造型的新颖、功能的多样、技术的先进。前两年有一个同事在给家人购了一台现代的收音机时,看到后觉得功能、造型和技术还行,也顺便让给捎了一台,可惜现在小区的家里信号一直不好,就成了摆设,也成了少年时代一个记忆的象征!
现在,只要驾车出行总是喜欢打开收音机,收听新闻、评论或是路况信息。总有朋友提出换掉那车载的收音机,改成倒车影像。可我总是舍得它那传统的造型,换台时的感觉,那是我难以忘怀的少年时代的记忆,这记忆伴随着我上了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毕业。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少年,那收音时代,依然是我美好的记忆。